金融業“營改增”大幕即將拉開,其難度大、挑戰多,是一場攻堅戰。金融企業只有戰略上高度重視,戰術上充分準備,與專業機構協同作戰,才能攻堅克難,規避風險,順利實現稅制轉換。
戰略認識:影響深難度大需全力應對
今年6月以來,以金融業“營改增”為主題的各種培訓班、研討會和訓練營突然增多,金融企業財稅高管忙著趕場“充電”。金融企業之所以如此重視“營改增”,一是因為“營改增”對金融業影響深遠,二是因為金融業“營改增”與其他行業相比,難度更大。金融業是經營金融商品的特殊行業,包括銀行業、保險業、信托業、證券業等,預計金融業“營改增”將包括這些行業。
稅法專家認為,“營改增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稅制調整或改革,影響深遠。從宏觀層面看,其所產生的效應,不僅可以跨越稅制改革領域延伸至宏觀經濟運行層面,而且可以延伸至財稅體制改革其他領域,并通過財稅體制改革牽動包括經濟建設、政治建設、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全面改革。從微觀層面看,“營改增”后金融企業由繳納營業稅變為繳納增值稅,稅率、計稅方式和面臨的稅收征管都會發生變化,進而影響企業的商業模式。
金融業‘營改增’難度大需要從增值稅的稅制原理、金融業的行業特性和面臨的國際環境三個方面來分析。稅法專家認為,從增值稅的稅制原理來看,增值稅的傳統征稅對象主要是有形動產,征稅的領域主要在消費環節。對勞務征收增值稅,雖然其他國家早有實踐,但鑒于勞務的無形性,對勞務征收增值稅本身就存在很多認識上的盲區。從金融業的行業特性來看,特別是像貸款、金融商品轉讓這類行為,本質上屬于投資行為,不屬于消費行為。因此,傳統增值稅制度要適用于金融業就有諸多困難。世界上很多實行增值稅制度的國家,比如歐盟各國、澳大利亞,他們對很多金融服務都是免征增值稅的。我國對金融業進行增值稅改革,如果實行一般征收方式(即銷項稅額減進項稅額的抵扣方式),可借鑒的國外經驗較少。從面臨的國際環境來看,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,金融業“營改增”受國際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。比如,對于金融商品轉讓征收流轉稅的問題,目前,我國對金融機構取得的部分債券利息收入要征收營業稅,對金融機構從事金融商品轉讓業務要按買賣差價征收營業稅。但是,從國際上看,目前沒有一個國家對資本市場中的金融商品轉讓行為征收增值稅。因此,如果我國金融業“營改增”后,對金融商品轉讓行為征收增值稅,將增加資本市場的交易成本,不利于提高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競爭力。沒有一個強大的資本市場,我國就缺乏對國際資源的定價權。這是金融業“營改增”時需要在戰略層面考慮的問題。
金融企業要充分認識改革帶來的機會,同時盡力化解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。金融業“營改增”改革面臨很多未知領域,如何打通改革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既需要政策制定者的智慧,也需要企業和專業服務機構的積極配合。金融業“營改增”影響面廣、困難較多、問題復雜、時間緊迫,需要專業涉稅服務機構加強政策研究,架起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溝通橋梁,為金融業“營改增”的順利推進積極建言獻策。預計金融業“營改增”的政策從發布到正式實施,留給金融企業的準備時間不會很充裕,金融企業務必要未雨綢繆,全力應對。
金融企業“營改增”是一項浩大的工程,涉及企業方方面面,僅靠企業財務部門是難以完成的。企業領導人需要從戰略上考慮“營改增”對整個企業發展的影響,高度重視“營改增”準備工作,整合各部門資源,統籌安排,才能實現稅制的順利轉換。
戰術安排:列出主要問題分階段解決
不打無準備之仗,面對即將開始的“營改增”,金融企業在戰術上應做哪些安排呢?
知己知彼,方能百戰不殆。稅務律師認為對金融企業而言,知己知彼,就是要在詳細梳理業務的基礎上,結合增值稅的原理和“營改增”框架方案,列出企業“營改增”中面臨的主要問題,分階段加以解決。
解決金融企業‘營改增’時面臨的問題,一方面需要國家從政策上作出安排,一方面需要企業自己努力。金融企業準備“營改增”,可以分政策發布前和政策發布后兩階段進行,兩階段準備工作各有側重點。
在政策發布前的階段,也就是目前所處的階段,金融企業需要制定準備工作時間表,列出任務,調配人員,開展培訓。
金融企業需要對現有經濟業務按照增值稅的原理進行識別、梳理,分析“營改增”的影響,找出風險點。如何計稅、稅負輕重不是財務部門核算出來的,而是由業務決定的,金融企業的同業部門、資金部門、投資部門等具體從事業務的部門應該了解增值稅的特點,明晰增值稅對業務模式的影響和成本的影響。同時,“營改增”不僅涉及財務核算、進項稅額抵扣問題,還涉及物資采購和后勤保障,增值稅價稅分離對業績的影響也涉及人員績效考核。因此,金融企業需要對相關部門的員工開展增值稅知識培訓。
“營改增”政策發布后,一方面金融企業需要結合具體的政策,對各項業務的稅負、利潤進行測算分析,尋找可行的籌劃方案,有必要、有可能的情況下,適當調整業務模式。另一方面,按照“營改增”方案和稅務機關的要求,對信息系統進行升級改造,對公司的業務流程、財務制度等進行修訂。“營改增”后,對業務、財務、稅務、信息系統等方面進行跟蹤分析,進一步優化、完善業務流程和各項制度。
協同作戰:借助專業機構解決難題
金融企業數量眾多,規模大小不一,既有銀行、保險、券商等大型企業集團,也有小額貸款公司、投資公司等,業務復雜程度不同,“營改增”準備工作的難度也不同。記者了解到,對于銀行、保險、券商等大型企業集團,傾向于借助稅務、計算機專業機構的力量完成“營改增”準備工作,目前部分銀行、保險、券商等企業已經與專業服務機構簽訂合作協議,啟動了“營改增”準備工作。
金融企業“營改增”準備工作任務重,時間緊,壓力大,僅靠企業自身的力量很難完成,借助專業服務機構的力量是一條捷徑。企業在選擇專業服務機構時,要選擇那些信譽好、執業質量高、有豐富金融業從業經驗的機構,不能僅僅考慮名氣大小、服務價格高低。為金融業“營改增”提供服務,本土大型涉稅服務機構具有地利、人和的優勢。在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的積極推動下,我國5A級稅務師事務所迅猛崛起。這些機構既具有良好的專業服務能力、溝通協調能力,同時分支機構遍布全國,積累了很多金融企業的涉稅服務經驗,更了解本土金融機構的稅務管理狀況,能提供更加接地氣的服務方案,能及時響應客戶個性化的服務需求。
重大疑難案件辦理
重大疑難稅務案件研討 未登記建筑合法性論證 重大疑難刑事案件研討 重大疑難行政案件論證 重大疑難民商訴訟案件重點領域
出口退稅 增值稅案 房地產稅 稅務訴訟 稅法顧問代理范圍
案件委托 法律援助 法學專家論證 專家證人出庭 司法鑒定評估關于我們
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法學專家 智律網 屋連網QQ/微信號
1056606199